<a href="http://gnn.gamer.com.tw/3/54913.html" rel="nofollow ugc noreferrer noopener">武俠漫畫的人生 專訪《中華英雄》、《風雲》港漫大師 馬榮成</a>

巴哈姆特 GNN 新聞網
巴哈姆特 GNN 新聞網

武俠漫畫的人生 專訪《中華英雄》、《風雲》港漫大師 馬榮成
27 Jun 2011, 9:50 am

(GNN 記者 阿Lu 報導) 2011-06-27 16:50:47   14 歲就投身業界,以《中華英雄》、《風雲》等漫畫作品締造香港漫畫重要里程碑的漫畫家 馬榮成,除了筆下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人物,還有以其為原著衍生的改編作品之外,過去也曾在香港藝術中心、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以及沙田城市廣場等地舉辦個人畫展,是香港漫畫家的首例,也可說是讓香港人接納漫畫作為藝術的重要人物。

  除此之外,他更在香港開設有「天下出版社」,在推出自己和香港的本土作品之餘,更代理許多日本漫畫在香港發展。本次 GNN 便特地遠赴香港天下出版社,帶大家深入認識這位至今已出道三十多年的香港漫畫大師--馬榮成。

GNN 飛到了香港天下出版社
天下出版社 入口處設有展示櫃

◆ 港漫大師的起步

  馬榮成自小與媽媽、兩個姊姊和一個妹妹一同生活,中學二年級輟學後加入「喜報」擔任學徒,也就此踏入漫畫創作的領域。

漫畫家馬榮成

  和許多人一樣,馬榮成自小就喜歡看漫畫,除了和朋友借書之外,在理髮廳剪頭髮時也會拿著店裡的漫畫閱讀,加上剛巧有位親戚家是經營漫畫出租店,因此就有機會閱讀到更多漫畫作品。

  最早期他看了很多大陸的無名漫畫,到了之後記得名字的像是《地球先鋒號》、《獅頭俠》等。「後來香港漫畫開始逐漸崛起,就看了黃玉郎的漫畫作品,甚至跟著姊姊看少女漫畫《嬌滴滴》等作品(笑)。」馬榮成回憶,開始吸引自己開始畫漫畫的契機,大概是 上官小寶的《小魔神》、《小醉仙》等作品。

早年在山月畫室學習水彩的畫作 1983 年的住家窗外景色水彩寫生 1987 年參加山月畫展為母親畫的一幅水彩畫「吸菸的女人」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自己開始跟同學畫漫畫,內容大概是描繪鄉下小子到大城市闖蕩的故事,還是用影印的方式製作,但當時並沒有給其他同學傳閱,畫完留著自己看而已。而聊到那些作品也都不知道去了哪裡時,一旁的工作人員則笑說,要是還保存到現在的話真的就是價值連城啦!  

  在 14 歲正適合無憂無慮地玩樂的年紀,馬榮成看見報紙上刊載著招聘漫畫學徒的徵人啟事,就毅然投稿給出版社,並以此為契機踏入了漫畫業界,在最早期也曾以「馬雲龍」作為筆名。

接受訪談中的馬榮成

  進入漫畫業界後,雖然以擔任助理工作為主,但在學習的心態上就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學校念書的時候都在玩樂,雖然自己也一直在畫畫,但總覺得找不到一個學習的目標,甚至根本忘了在學校自己學到了什麼。」馬榮成說:「但是開始進入漫畫這個行業後,我發現每天都有學不完的東西,也才有種找到目標的踏實感。」  

  至於最初和自己一起畫漫畫的朋友,馬榮成笑說對方目前擔任天下出版社的監製,所以他們現在也還是在一起工作,可說是一起實現兒時的夢想的夥伴了!

初入行時馬榮成曾與一群同道合的死黨們租屋同住,
這張照片就是他在當時的屋內所攝
初入行時的馬榮成(左),右為漫畫家上官小強

◆ 從 15 歲出道作到成名作

  1976 年,馬榮成 15 歲的那年推出《白日夢》一作正式出道。他說其實那部作品是當時公司老闆讓他參考某部美國漫畫作品所繪製的,至於是哪部作品、還有詳細內容什麼的其實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在那之後,他更陸續推出有《小鐵漢》、《魔鬼實驗》、《五兄弟》、《風流》……等作品,而其中又以《五兄弟》一作特別受到當時同行業界的推崇。他個人也表示,在推出《風流》的期間(大約為 1978 年間)時,他一邊接觸日本漫畫家松森正的作品,也是一邊提升自己畫技的關鍵時期之一。

在「玉郎集團」時期的聚會活動 曾經流行過的手畫 T 恤
馬榮成也自製了一件力作

  在 1980 年後,馬榮成加入當時黃玉郎主導的「玉郎集團出版有限公司」,並推出了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的經典作品《中華英雄》。

  18、19 歲即推出《中華英雄》一作,並且一路畫到 27、28 歲的馬榮成,認為那段期間是學習最好的時間,也是自己在畫技與思想上進步最多的時期。而當時便成為全港銷量最高的漫畫《中華英雄》,除了是馬榮成個人最引以為傲的作品之外,更讓他增加了不少讀者。在奠定他個人畫風的同時,也可說是在港漫的業界中成就了一個相當重要的里程碑。

為慶祝《中華英雄》100 期,馬榮成特別訂製了一個大蛋糕來慶祝

  「這部作品讓我獲得了許多最好的成績,也有很多有形、無形的事物,都是因為這部作品而從無到有。因此對於《中華英雄》,我感到相當地驕傲。」馬榮成說。

  對於筆下的角色,馬榮成表示同一部作品中他通常會有很多喜歡的角色,因為就是要有這麼多的角色聚集在一起,才能構築出一部完整的作品。一般來說他比較喜歡自我風格強烈風格的人物,不過像是在《風雲》一作中,他同時喜歡著主角「聶風」、還有我行我素的「步驚雲」,甚至是一代宗師「無名」。

  「無名擁有自己獨到的想法,為人剛直的他雖然不會是我最喜歡的個性,但整部作品若沒有他就不會成立,他的存在更是襯托出其他人的風采。」馬榮成說,同樣一部作品讓不同的角色有些衝突的呈現,才會讓劇情更顯得有張力。

  或許有讀者也注意到,在馬榮成的名作《中華英雄》中的主角「華英雄」、與《風雲》中的「無名」,在設定上有著相當高的相似度,對於這令人好奇的關連性,馬榮成也特地為大家解惑。

  馬榮成表示,當初在畫《中華英雄》時,因為版權等問題不能將華英雄這個角色描繪的很完整,所以在《風雲》中總算能夠給自己一個補償,透過無名這個角色,將華英雄的設定完整地呈現給大家。

  至於角色的設定,馬榮成則表示自己並不會在最初就將角色設定的非常完美,是隨著故事的進行,自己才越來越了解每個角色的個性,雖然大方向不會改變,但其實就一邊畫一邊修改,讓角色說出自己的故事。

為出版第一本《風雲》合訂本而特別繪畫的封面及書套原稿

◆ 多元發展的觸角

  馬榮成筆下漫畫也陸續被改編成各種不同平台的作品,最近期的《風雲》一作除了推出兵器開信刀、模型、T 恤、手表……等各式各樣的周邊,甚至是被拍成電影、電視劇及動畫作品外,還將推出網路遊戲。馬榮成表示:「作為一個漫畫家,其實我只是將自己的作品用心做好,市場上有任何的合作機會我很歡迎。至於遊戲方面我真的完~全不懂的(笑),有遊戲廠商來找我,表示他們覺得《風雲》很適合被改編為遊戲,我當然也很開心。目前我也已經看過遊戲作品,其中有很多為了對應不同市場需求而作的改編,希望大家會喜歡。」


  相較於遊戲作品,對於動畫和電影方面比較了解的馬榮成表示,作品決定要改編成電影或是動畫時也覺得相當開心,他並認為透過不同媒體的感染力,讓作品可以受到更多人的喜愛。他也指出,在電影作品中,有一個名為「萬劍歸宗」的招式,是和他自己想像中的感覺一模一樣,也在看到時更是特別地興奮。
1998 年在《風雲》首映會中與飾演步驚雲的郭富城合照

  最近他也與香港的設計師 馬志雄合作,請他在《風雲》漫畫中設計了一對角色:「亦正」與「亦邪」,同時也製作了這對角色的模型。由於馬榮成原本就相當欣賞馬志雄所設計的模型,認為他的作品不但精細、也具有強烈的個人特色,再加上兩位創作者的風格不同,所以才能在同一部作品中透過人物之間落差感互相輝映。

  這次的合作是馬榮成第首度嘗試和設計師合作,他個人覺得是相當有意思的模式和經驗,往後若有機會的話也希望能以更多不同的合作模式進行創作。

由設計師馬志雄所創作的亦正亦邪角色模型

  說回改編,在馬榮成還是個 20 多歲的青年時,也曾經有電視台將他的經歷拍攝成電視劇作品。那時還在打工的他每天都在寫稿,印象中電視台劇組多半都是來和公司溝通協調,其他只記得電視劇中用自己當作原型的漫畫家,在成名後相當目中無人:「還好我沒有這樣,要是我真的和電視劇中演得一樣的話就慘囉~(笑)。」
馬榮成位於香港天下出版社內的工作桌

◆ 關於漫畫創作的二三事

  馬榮成回憶在創作《中華英雄》時,受到很多金庸和古龍小說的影響,不過到了創作《風雲》的時期,就已經很少看小說,或者應該說不只是看小說,因為隨著年紀的增長,更多像是電影之類的不同作品都會影響自己的思考,也因此創作的靈感就會是來自過去的經歷和生活中的觀察。

《風雲》其中幾期的草圖

  除了香港和大陸作者之外,馬榮成也受到日本漫畫家 池上遼一、永安巧、松森正等人的影響。他認為永安巧在畫面的表達方式很棒,所傳達的氣氛也讓他很喜歡,像是《愛與誠》就是他特別欣賞的作品之一。至於池上遼則是在人物的細部描會相當出色,人物的陽剛味及帥氣的感覺都讓他非常欽佩,至於松森正的話,他則特別推崇精細的作畫風格。
分鏡草稿 上線稿
上線稿 價值連城的原稿堆
看看分鏡再看看接近完成的原稿 等著被校閱的稿子

  馬榮成表示自己早期的創作中,受到大友克洋的影響很大,除了他精巧的細節之外,像是電影般的風格也讓他為之讚嘆。後期逐漸發展並奠定自己的作畫風格後,他認為自己在構圖和人物上特別講究精細的畫工,就是他自己的特色之一。

  而對於角色的設定,馬榮成認為「感覺」和「外表」很重要,隨著自己的歷練,他發現所謂的內在或多或少都會呈現在一個人的外在長相中。而他也笑著說己常常會拿身邊的親朋好友作為範本,尤其是特別有特色的朋友們。一旁陪同接受採訪的工作人員表示:「通常老師身邊的人都只會是跑龍套的、像是被打的角色,不會是主角啦(笑)!」

  目前在香港的工作室大約有 10 位助手、而在大陸則有 30 多位助手,馬榮成說香港的這幾位都是跟著他畫了二十多年的老友,而新人目前皆在大陸接受培訓。


  現在習慣每天早上在所有工作開始之前,花一小時左右的時間讓自己靜心思考的馬榮成,認為這是一天之中自己最舒服的時光,因此可以在此時好好地構思作品接下來的劇情走向等。「以前我習慣在晚上想這些事情,但後來發現我越想會越睡不著(笑),因此後來發現其實在一天頭腦最清晰、自己最習慣的舒服環境中去創作是最棒的。」

  由於找到了有效率的創作方式,馬榮成在構思故事和草稿階段所花費的時間相對的是小部分,講究細節的他是在之後的作畫工作上耗上較多的時間。現在一天大概能畫 3 至 4 頁的他,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是以傳統的方式進行作畫,直到後期的作業(包括背景、特效等)才會進電腦由助手們進行處理,而他本身則是除了要修改助手的作業之外,並不會特別使用電腦進行作畫。

1990 年的世界盃足球賽為了電視台設計兩款 T 恤 1999 年女兒生日特別為了訂作生日蛋糕而繪製的圖案

  「我在創作的時候喜歡自己一個人,但是在作畫的時候則是喜歡和團隊們的大家一起作業。」馬榮成笑說這樣一來比較有效率,無論要找誰都可以隨傳隨到,二來則是比較熱鬧,有種大家一起努力的感覺。

  那麼問到在三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是否在工作上遇到什麼樣的瓶頸,馬榮成表示這個問題以前有、現在也還是有,但因為「畫漫畫」這件事情到已經成為了自己的專業,所以或許會有狀況不好的時候,但從來沒有畫不出來的時候。

◆ 身兼出版社老闆的創業經驗

  1989 年,馬榮成離開了玉郎集團,並於同年成立了「天下出版社有限公司」,先後出版有《天下畫集》、《黑豹列傳》、《倚天屠龍記》等三部長篇作品,也藉此在香港漫畫界定下了重要的地位。

天下出版有限公司創立之時

  同時作為一個成功的漫畫家以及出版商,他現在會以兩種不同的角度去看一部漫畫作品:「自己本身喜歡的作品是一回事,市場的需求又是另外一回事,最近幾年我比較少有時間去看完整部作品,不過還蠻喜歡作品有《神之雫》、《詐欺遊戲》等。」

  作為一個出版社老闆,馬榮成無非希望能夠盡量快點推出多一點的作品;但身為一個漫畫家的他,又希望作品能夠重質不重量。為此在這兩種想法的拉鋸之下,他將旗下的漫畫雜誌擺在「雙週刊」的定位:「我一定得取一個平衡點,雙週刊不像週刊一樣有太多的壓力,也不會像月刊一樣拖太久,我認為是個不快也不慢的最佳選擇。」

1989 年天下畫集創刊時的地鐵宣傳廣告 1989 年第一次個人漫畫展的地鐵宣傳廣告

  馬榮成認為,現今風靡全世界的日本漫畫著實不容小覷,不過香港漫畫所發展出來的市場也值得作為正在發展漫畫產業的國家作為參考:「香港漫畫成功的地方就在於『有特色』,就像西餐和中國菜一樣,是完全不同的料理和口味,讓人一眼就可以辨認出來。」

  他認為創作者在初期當然是可以參考所有既有的作品,但是未來終歸是要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香港漫畫產業比台灣漫畫產業好一點就是,有屬於自己的風格這件事,因而「港漫」這個詞也在世界中被慣用。

1989 年於台灣舉行的「風雲漫畫插畫展」亦曾舉辦過簽名會

  要如何重視自己的風格、並且能夠將本土精神發揚光大,便是相當重要的課題。關於這點香港在黃玉郎時期以及早期的電影作品,就已經擁有相當濃烈的「香港風味」,也間接地影響並造就了現在的香港漫畫。
工作桌後的展示櫃 上面有同事們一起送給他的全家福畫像

  關於未來的計畫,馬榮成說畫漫畫是肯定不會間斷的,只是現在有打算將自己的創作產量稍稍減少。「年紀大了,希望能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去看看、去嘗試更多不一樣的事情。」他說,自己在 20 多歲的時候就開始對室內設計有點興趣,所以現在的公司也是自己有參與設計,同時未來也計畫投資在設計產業中。而他也不忘對讀者們保證:「但無論有什麼樣的計畫,畫漫畫對我來說還是非常重要,就算產量減少我還是會一直畫下去的!」

  對於讀者們,他也表示自己很少有機會能和讀者面對面道謝,不過自己能夠創作至今,都是多虧了有一直支持著他的讀者們,也才能夠堅持不放棄自己想做的。

馬榮成每年都會畫一張聖誕卡 並將卡片寄給一些忠實讀者

  「想要從事漫畫這個行業,首先一定要是自己的興趣,雖然很辛苦,但不論哪個行業都一樣的辛苦,想要當一個漫畫家需要堅持下去的毅力。」馬榮成說:「現在有很多有號稱是漫畫家的人,但是我認為這些人的產量都不是很足夠,要如何堅持每天有新的創作提供給讀者,才能與他們保持聯繫、也才能達到一種交流。」

  他同時也認為,漫畫家與畫家之所以不同,是因為若是喜歡一個畫家的作品就會買下、若是不喜歡的話就是不看或者不買;但作為一部漫畫,則是必須透過故事的發展、人物的成長,持續性地與讀者進行交談與溝通,在這之中無論是漫畫家、還是讀者,甚至是作品中的角色都會成長的。

  「漫畫可以說是改變我自己一生的東西。」馬榮成混著一半認真一半玩笑似地說:「回想起來,當初我就是因為和公司簽了合約,所以不得不畫。如此一來每天都要創作,狀況不好的時期也要畫出點東西來。不過,我除了漫畫以外其他什麼事都做不好,所以完全沒想過要從事與漫畫相關以外的工作,若不是當初那只合約,或許自己也沒辦法堅持至今吧(大笑)!」

部分資料照片為天下出版社提供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layasia 的頭像
    playasia

    play-asia 玩亞洲 電玩、動漫、遊戲情報站

    playa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